元朝将士服装定做-元朝将军服装
求多尔衮、多铎的资料
清成宗
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一生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弟多铎。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睿亲王。
多尔衮十五岁时,阿巴亥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
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入主中原,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后,顺治帝因其独断专行,并迫害其兄豪格,又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名誉。
多尔衮因与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关系暧昧,故民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
顺治曾追崇多尔衮为清成宗,谥义皇帝,后被顺治剥夺。
爱新觉罗·多尔衮伟大功德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
9岁时,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晋贝勒。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三年,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次年,还师先行,再败明军。五年,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率先冲击,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遂与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六年,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七年,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次年,纵掠山西等地。九年,与贝勒岳托、萨哈璘、豪格等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6000余人,俘获甚众。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二年,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国王李倧请降。三年,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道,乘虚略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略天津等地,凡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俘掠人口25万余。五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六年,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七年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13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7000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八年,在皇太极卒后,欲争帝位未成,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7月14日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二年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四年,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豪格致。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镶,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多尔衮谋勇兼备,能重用汉族谋臣和将吏。统兵驭将,赏罚分明。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尤其能掌握时机,一举挥军入关,确立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
历史上的多尔衮
多尔衮与“阿巴亥生殉”之谜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14子,为乌拉那喇氏阿巴亥所生。种种迹象表明,在努尔哈赤晚年纷繁复杂的储位之争中,皇太极与原居侧福晋之位的阿巴亥,曾联手诬告大福晋富察氏与太子代善私通等罪,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皇太极争位的主要对手代善被废太子之位,另一个对手莽古尔泰遭到了惨重打击;大福晋富察氏被努尔哈赤休弃,阿巴亥晋升为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大福晋,其子多尔衮三兄弟地位急遽上升,分别以14岁、8岁、6岁幼龄跻身八和硕额真之列。
努尔哈赤病故时,多尔衮兄弟已辖正黄、镶黄二旗和十五牛录,实力超过了三大贝勒,成为皇太极、代善之外惟一可能问鼎的力量。甚至有说遗诏虽列多人候选,努尔哈赤临终口谕则是传位多尔衮,暂由代善辅政。然在关键时刻,代善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皇太极为汗(事后得知,代善是被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连说服,接受了皇太极的交换条件)。尘埃落定,皇太极所做的第一件事却是率诸贝勒赶赴阿巴亥所居之处逼她自尽殉葬。阿巴亥身为后金国母,权倾朝野,且年富力强、精明机敏、胸怀大志,知晓皇太极、努尔哈赤乃至后金军国的核心隐秘,有她在,多尔衮的发展不堪设想。她只有。
年幼的多尔衮既失父又丧母,且降居为受管辖、支配的一般贝勒行列。年长20岁的皇太极则恪守对阿巴亥“恩养”多尔衮兄弟的保证。他扶多尔衮作了镶白旗旗主,将两白旗纳入自己的保护和控制之下。而后,皇太极以兄长国君的身份,对多尔衮百般拉拢提携,使多尔衮24岁时被封为和硕睿亲王,26岁时授命大将军,统兵攻明,成长为大智大勇、军功卓绝的青年统帅。
多尔衮与“太后下嫁”之谜
1643年秋,皇太极病逝。新的皇位之争发生在两黄、正蓝三旗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和两白旗及多数诸王贝勒支持的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之间。然关键时刻,多尔衮突然戏剧性地宣布:立先帝九子福临为帝,由他本人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这一决定使两黄旗大臣无话可说。他们打的是拥立皇子的旗号。豪格自行退出,且为无封号的继妃乌拉那喇氏所生。福临生母却是皇太极称帝后所封五宫后妃之一的永福宫庄妃。庄妃上位虽有麟趾宫贵妃和她的儿子博木博果尔,但麟趾宫贵妃原为被俘获的蒙古林丹汗之妻,博木博果尔更幼,年方两岁。即摄政王的安排也无可非议——多尔衮放弃争位应得补偿;济尔哈朗虽中立,却支持过豪格。两白旗及多尔衮的支持者也能接受———他们的力量难以压倒对方,拥立年幼皇子,可以摄政做不是皇帝的皇帝。满族新建帝基一旦崩溃的危机竟以福临的即位轻轻化解了。福临是只有6岁的小皇帝,摄政王多尔衮、皇太后孝庄遂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二人关系引起诸多遐想和猜测,生发出无数版本的传闻和野史。其共同话题,是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的“太后下嫁”。
太后(即孝庄)有无下嫁多尔衮,正史并无记载,史家也各执所见。“下嫁说”的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入关后多尔衮以摄政王一直进加至“皇父”摄政王,试策、本章、旨意都改称其为“皇父”。二是清初张煌言“建夷宫词”中有“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之句。三是孝庄后没有?葬皇太极,而是葬在远离盛京(沈阳)昭陵千里之遥的东陵“风水墙”之外。
多尔衮与清初的“重剿轻抚”弊政
多尔衮于顺治七年赴边外围猎时病途中。14岁的顺治帝亲政不久便以“阴谋篡逆”的罪名籍没了他的家产人口,悉行追夺所得封典,将其党羽凌迟处,将其罪状昭示中外。据载:多尔衮的尸体被“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从清初政局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在击溃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的同时,以安置满族“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汉民“投充”旗下,强制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原来的小农变成了奴隶。奴隶逃亡,即行重治窝主的“逃人法”。留容逃人做工甚至住宿的均算窝主、加之连坐,丧身亡家的不知几千万人。多尔衮又以“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的命令拉开征服天下的序幕。“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上示众。江阴、昆山因之被屠城,嘉定因之被三次屠城。汉族人民激烈反抗,多尔衮则一意孤行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竟下令“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从清初宫廷看,君权旁落于代表满文化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的多尔衮之手,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多尔衮且行“皇父”之权,主宰顺治婚姻,为他迎娶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并阻碍他对汉文化的学习;多尔衮本人因袭被汉族士人耻笑的满族旧俗——不仅在同太后关系上不检点,且幽禁豪格后公然册立其妻为妃。而顺治已在皇帝之位。这皇帝是汉文化意义上的皇帝。顺治不能容忍这一切,要求实现和证实自己至高无上的皇帝地位,这是他与多尔衮水火不容的根本所在。
多尔衮率领他的民族驰入崭新世界,为多民族的冲融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在清初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圈地”、“投充”、“逃人法”、“剃法令”等弊政,则反映了多尔衮的历史局限。
多尔衮(1612~1650)
清朝入关时的摄政王。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天聪二年(1628)以初次从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有功,赐号墨尔根代青(满语,聪明之意)。此后数次入明境内山西、河北、山东等地掠略,又征察哈尔、朝鲜,攻大凌河、锦州、松山等地,为清太宗皇太极所器重,逐渐跃居于后金军主要统帅之列。天聪五年执掌吏部,崇德元年(1636)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八年,皇太极因病突然去,因储嗣未定,清朝皇族面临王位之争。多尔衮以镶白、正白两旗势力拥立皇太极年仅六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即清世祖福临),由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不久,多尔衮集大权于一身,其地位越过济尔哈朗,各衙门关白政事、记录档册皆以多尔衮为先。
顺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见李自成起义)。清朝统治者抓住机会,立即向关内进军。四月,以多尔衮为大将军的满蒙汉八旗兵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失利,退回北京后,率部西走。五月,多尔衮入京。十月,迎福临至,即位北京,正式宣布清朝对全国实行统治。多尔衮位崇功高,权势日增。是年加封为叔父摄政王,五年又尊为皇父摄政王,以皇帝之尊亲代行皇帝职权,成为清入关初年的实际统治者。(参见彩图插页第106页)
多尔衮摄政时期,以入关前已经建立的政治制度为基础,进一步仿照明制,加强封建专制政权。多尔衮在维护“权归满人”的同时,对汉族地主阶级、故明官员采取了“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的政策。令原明朝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顺治五年又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左都御史各一员。为发挥汉族官员在政权中之作用,六年,下令禁止满洲诸王干预各衙门政事及指摘内外汉官。为广泛招徕汉族地主阶级,又礼葬明崇祯帝后,开科取士,网罗人才。
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经历了皇帝与旗主、诸王之间的不断斗争而逐步实现。多尔衮采取措施限制由满族贵族、大臣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集权力于摄政王之手。又罢诸王兼理六部事务,以各部事务由尚书掌管。诸王有干预各衙门政事者即行治罪,从而又推进了皇太极以来的中央集权。
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军退回陕西,张献忠驻军四川(见张献忠起义)。明臣史可法、马士英等拥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多尔衮先以重兵追击李自成于陕西、湖北,复命豪格入四川攻张献忠。顺治二年,多尔衮派兵下江南,渡长江,破南京,福王政权亡。三年,清军入浙江,六月破绍兴,南明鲁王遁走入海;八月清军入福建,破延平、汀州,唐王被执。清军相继入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多尔衮摄政七年,除西南之云贵等地尚有南明桂王政权及农民军之余部,海上有郑成功之抗清活动外,清军已占有全国之大半地区,为清朝建立全国政权打下初步基础。
为维护满族贵族利益,多尔衮摄政期间的一部分政策,激化了与阶级矛盾,尤以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易服、投充等项,在一定地区内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顺治七年冬,多尔衮出猎边外,十二月初九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东),年仅三十九岁,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顺治亲政后,被首告“阴谋篡逆”,诏削爵,平毁墓葬,家产籍没。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多尔衮昭雪,恢复了多尔衮的封号,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爱新觉罗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母大妃乌喇那拉氏,由于其母受宠,多尔衮在幼年时就被封为贝勒,并统领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崩于瑷鸡堡,多尔衮生母被逼殉葬,少年的坎坷造就了多尔衮坚忍不拔的性格。皇太极继汗位后,初封多尔衮为贝勒。
天聪二年二月,十七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敖木轮大捷,多尔衮颇立战功,被封为墨尔根戴青,并逐渐跃居于后金军队的主要统帅之列。聪慧多智、谋略过人、英勇善战的多尔衮,深获皇太极的宠信,自此多次被委以重任,参与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东征西战,屡建奇功。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随太宗进入明朝边界,与贝勒莽古尔泰等人攻破汉儿庄,趋向通州,逼近明朝都城,在广渠门外打败了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军,又在蓟州歼灭山海关来的援兵。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军队北撤,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先行,沿途打败了明军的伏兵。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开始设置六部官职,多尔衮掌管吏部事务。跟从太宗围困大凌河明军,打仗时,多尔衮陷阵,明朝士兵掉入城壕中百余人,城上万箭齐发,八旗将士多有者。太宗严厉责斥诸将不阻拦多尔衮。祖大寿约献锦州,多尔衮与阿巴泰领军四千,换成汉人的服装跟随祖大寿装成溃败的样子,袭击锦州,锦州兵迎战,被击败。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五月,征察哈尔蒙古。七年(公元1633年)六月,太宗询问征讨明朝,朝鲜和察哈尔蒙古三者谁先,多尔衮说:“应整顿兵马,乘谷熟时节,入明朝边界围攻明都,并截断其援军,毁其屯堡,做长久驻军的计划,可坐等明军疲惫。”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五月,从太宗讨伐明朝,攻破保安,侵略朔州。
天聪九年二月,皇太极利用察哈尔林丹汗去世这一有利时机,命多尔衮等为元帅,率精兵万余进攻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史孔果尔额哲。多尔衮基于“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方针,利用族亲关系,兵不血刃,降服额哲,使这次进军变成一次盛大的受降典礼。额哲率部降清后,其他部落皆随之而降,蒙古四十万部落尽服清军,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多尔衮还获得元朝的传国之玺“制诰之宝”。
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多尔衮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元年底,太宗率军侵朝鲜,围朝鲜国王李倧于南汉山城。翌年二月,多尔衮率军攻打居住有朝鲜二王子、王妃及众多大臣及其眷属的江华岛。多尔衮刚柔并用,迫使江华岛投降;受降后,又严禁军兵滥杀掳掠,并送还所掳士女,对朝鲜国五之嫔宫,待之以礼。使朝鲜国王深受感动,终归降。太宗返回盛京,命多尔衮对后撤军队加以约束。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的时候,太宗出兵讨伐喀尔喀蒙古,命多尔衮留守,修筑辽阳都尔弼城。又修治盛京至辽河大道。八月,太宗命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领左翼兵,岳托领右翼兵,讨伐明朝。多尔衮从董家口拆毁明朝边墙而入,与岳托会师于通州。绕过北京到达涿州,分兵八路,行略至山西,向南攻打保定,击破明朝总督卢象升军。回师略天津,迁安,从青山关出明朝边界。此一次攻克明朝四十余城,降服六城,俘虏户口二十五万余。回到盛京,太宗赐多尔衮良马五匹,银二万两。
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多尔衮授命在义州屯田,攻克锦州城西九台。又攻克小凌河西二台。围困锦州,多尔衮在离城三十里地方扎营,让每旗一将校率每牛录(八旗的最小编制,牛录上为甲剌,甲剌上为固山)士兵五人轮流回家。皇太极派济儿哈朗代替多尔衮,传谕指责他。多尔衮回答说:“臣认为敌兵在锦州,松山,杏山三城,马匹均在他处牧养。如果敌来进犯,我更番之卒必相遇抵御,所以才派人带疲马回家,治办甲械。旧驻地草尽,臣提议移营就牧,罪过确实在臣。”皇太极又派使者往谕多尔衮:“朕疼爱你胜过其他兄弟,赐予独厚。现今你这样违背命令,你自己定罪吧!”多尔衮自言罪当,结果被王爵为郡王,罚银万两,所属减两牛录。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皇太极再次出兵围困锦州。洪承畴率军十三万屯扎松山,多尔衮几次与之交锋,因为他兵多,多尔衮请求援军。皇太极亲自率军疾驰六日夜来援。多尔衮请太宗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分兵屯驻乌欣河南岸。明军多次被击退但又复回,太宗亲自上阵指挥,明军又败。多尔衮与贝子罗托在塔山横击明军,明军几乎被全歼;王希贤等人被俘。不久,皇太极命贝勒杜度等替换多尔衮指挥军队,多尔衮暂时返盛京。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攻下松山,洪承畴被俘,克锦州,祖大寿投降。多尔衮首功,被恢复了王爵。太宗在位期间,多尔衮凭其卓越的战功、杰出的才智,脱颖而出,跃居诸王之上,在清王朝的开国过程中,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心腹。这为他参与后来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实力。而皇太极后的皇位之争则为多尔衮夺取清王朝的最高权力提供了契机。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太宗皇帝崩,满族统治者内部为皇位继承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清入关以前,嗣君的继承不是由皇帝生前在皇子中指定,而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立。太宗在位后期,诸王内部就已显露争立端倪。当时诸王中有争立之心者为数不少,最后形成了以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为首的对立两派,互不相让。原由太宗亲率的正黄、镶黄两旗,力主拥立豪格,而由多尔衮及其同母弟多铎统率的正白、镶白两旗,则誓立多尔衮为帝。双方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形势下,经过庄妃(即孝庄文皇后)从中极力斡旋,多尔衮没有贸然妄动,而是提出册立太宗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帝,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待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这一折衷方案遂被双方接受。
多尔衮没有自立为帝,也许并不是“性成仁让”,甘守臣节。多尔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自度在与豪格的对比上,并不占有绝对优势;相反,立幼不立长,不仅使自己以辅政名义控制朝政,也争取到了大部分上层贵族的支持。多尔衮通过这种政治手腕,不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避免了满族内部的分裂,彼此之间能协力一致,为最终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崇德八年,皇九子福临即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同居辅政,继而称睿亲王为摄政王。多尔衮利用自己“代天摄政”的有利地位,迅速完成了集权的过程。他以摄政王之尊掌握大权,“刑政拜除,大小国事”无不专掌。他进一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以议政王大臣议事“纷纭不决,反误国家政务”为名,集权于己之手。并罢免诸王管理部务,以各事务由尚书掌管且听命于摄政王。命都察院督察诸王贝勒,据实奏闻,不得徇私隐匿;规定各衙门办理事务,凡应奏闻或记入档案者,皆先启知摄政王。如此一来,诸王的权力被削弱,郑亲王济尔哈朗也退居多尔衮之下,多尔衮开始独裁大政。短短数月,多尔衮便大权独揽。
为了尊崇多尔衮的显赫地位,顺治元年一月,由礼部议定摄政王多尔衮居内及出猎行军的仪礼,诸王不得与之平起平坐。多尔衮实际上已享有皇帝的尊荣和权力,并成为清初的实际执政者和决策者,从而为他以后所实行的重大政事、军事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多尔衮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认识,独具慧眼,超出当时其他满洲贵族。早在天聪七年,多尔衮就明确表示要夺取北京,进而统一全国。而一般的满洲王公大臣,却缺乏这一战略目标,胸无大志,专肆杀掠。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三月,李自成统率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当时清廷虽未获确报,但多尔衮已敏锐地看到形势的剧变,果断地采用范文程的建议,迅速应变。范文程指出:明亡在即,“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并要求一反清军过去对明战争中的烧杀屠掠
多铎:明朝将士曾佩戴的碟形头盔是不是受蒙古风的影响
并不是,恰恰相反,这种头盔起源于宋朝的范阳笠,是军队将士训练时的遮阳帽,同时宋朝也有铜铁制成的真正头盔,你可以自己百度山东郯城宋代铜笠盔,而在元朝,元朝的蒙古人最喜欢外出,不喜欢窝在室内画画写字,所以这种帽子开始扩散到军队之外的地方,蒙古人戴这种帽子是从入主中原开始的,之前并没有,明代的大帽就是元朝形成的,在明朝进一步发展的,演变出了各种式样的大帽。
明代确实有蒙古影响,但并不是你说的飞碟帽,而是一般人印象中满清的那种头盔,实际上满清的盔甲头盔都是山寨明朝戍守北方的边军棉甲,除了没有环臂铠其他和明军的都一模一样。
满清那种来自明军的头盔就是明军收到蒙古影响的,其他的地方,明军收到蒙古影响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有了。
古代男女的衣服分为哪些?
太多了,
女:曲裾、直裾、襦裙(齐胸襦裙、高腰襦裙、交领襦裙、对襟襦裙)、褙子、袄裙……
男:曲裾、直裾、圆领袍、朱子深衣、道袍……
不同朝代服饰款式不一样,不同款式的衣服使用场合也不一样,几句话说不清楚,建议去 汉服吧 详细了解。
古人头冠服饰
1.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3.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绯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闲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4.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5.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6.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7.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皂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8.黄裳:**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9.黄冠: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后世遂用以指道士。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形似月牙,下沿有相对二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三礼图》称:“道冠,其制小,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贯之。”黄冠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全真道士受戒后方可戴之。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见过元朝成吉思汗后,元代皇帝赐给邱真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要邱祖戴在头上。邱祖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成月牙冠,又把玉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成吉思汗目瞪口呆。后来全真弟子为了纪念邱祖,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指甲印痕。
10.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朱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系缙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1.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12.青衫:“青衫” 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13.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14.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15.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16.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17.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儒冠多误身。”
18.赭衣:《说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朱元璋是谁的儿子?
贫苦身世。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 治明光镇北赵府村)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 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 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 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 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了 ,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 了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 到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 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 生阅历大为丰富。
解密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功臣?
发表日期:2月03日 阅览 58 次
最得意:开创大明基业 最失意:太子朱标早逝
最不幸:幼年经历悲惨 最痛心:马皇后病逝
最擅长:刚猛治国
提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明太祖朱元璋。正是如此,在今天影视剧、评书小说以及太祖像明代历史研究中,朱元璋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历史人物。不但著名明史学者吴晗为其作传,甚至也曾亲自对这部传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种情况在的一生中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引起了人们对朱元璋的兴趣?清代的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上,豪 气和匪气并存,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但不论如何,谁也无法忽视他的存
在,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个有“色彩”的人。他奇特的个性、传奇的身世、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以及独树一帜的治国驭人之术,都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成功之路: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
贫苦身世。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似乎没有谁比朱元璋出身更加低微、身世更加凄惨的。 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东乡(今安徽嘉山明祖陵县 治明光镇北赵府村)一座破旧的二郎庙中。他的父母没有土地,是靠租种别人田地为生的佃 农。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取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字国 瑞。朱元璋小时候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河流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朱元璋的家里 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这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 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却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了 ,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 了和尚。因为寺中也没有余粮,朱元璋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云游四方。直 到至正八年(1348),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的几年间,居无定所,风餐露宿,靠 化缘度日,其实和讨饭也差不多。然而经过这几年云游的磨砺,朱元璋的视野大为开阔,人 生阅历大为丰富。
走向巅峰。朱元璋的悲苦经历在当时社会中有相当的典型性,元朝残暴的统治和地主阶级的 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形成了历史上著 名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之所以称为红巾军,是因为起义者头裹红巾。当时红巾军主要有刘福 通、芝麻李、徐寿辉等数支队伍,各自为战。
朱元璋虽然身在寺庙中,但他显然是六根未净,不久就投身到了蓬勃兴起的农民起义浪潮中 太祖称帝前的吴王府(今南京瞻园)。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由于皇觉寺被毁,又有友人来信相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 ,投奔了红巾军的郭子兴部,成了郭子兴的亲兵。他胆大机敏,作战勇敢,在红巾军中很快 就崭露头角,逐渐升迁。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使他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后来, 朱元璋自己拉起人马,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元至正十六年(1356 ),朱元璋听从谋士的意见,攻下金陵(元代称集庆),作为稳固的根据地。他踌躇满志地 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 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当天就改集庆为应天府。
当时的形势依然严峻。张士诚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发展势力。在以“布袋和尚” 著称的彭莹玉战后,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被推举只是因为相貌好,并没有才 干,不久陈友谅控制了这支队伍。刘福通于前一年迎韩林儿在安徽亳州建立龙凤政权,尊韩 林儿为小明王,朱元璋接受他的册封,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方国珍割据温州、台 州等处。元朝的势力仍然强大,在起义军的四周都布有重兵。
朱元璋将陈友谅视为最大的威胁,因此制定了先击陈友谅的作战方针。陈友谅本来是个渔家 子弟,身高体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又略通文墨,曾在县衙作贴书。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 投奔到了徐寿辉的天完政权下,后来取代了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陈友谅自恃兵多 将广,直扑金陵而来。大敌当前,有人建议出降,有人提议奔踞钟山,朱元璋怒斥“主降及 奔者可斩也”,军心始安。同时,他派胡大海骚扰陈友谅的后方,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是旧 识的关系诈降,诱敌深入。陈友谅果然上当,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败而归,朱元璋乘势夺 得了江西的一些地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双方于鄱阳湖展开生大战。战斗十分激烈 ,长达36天,陈友谅中流矢而亡。朱元璋虽然损失惨重,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至正二十四 年(1364)正月,朱元璋自称吴王,设百官司署,李善长、徐达为左右相国。
徐达像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张士诚控制着南达绍兴、北抵徐州 、西距濠州、颍州等地,这也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只是他庸碌无为,安逸自居,没有更 大的野心。当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鄱阳湖,他竟然无动于衷,坐视朱元璋不断壮大,由此又 可见朱元璋当年以陈友谅为劲敌而后攻张士诚的决策是正确的。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 ,朱元璋命徐达为将,攻取淮河流域。次年八月,朱元璋再命徐达为大将军,统兵20万,直 捣张士诚老巢,朱文忠攻杭州以为策应。至正二十七年(1367)六月,朱元璋攻破平江,张 士诚束手被擒,后于金陵自缢身亡。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台州、温州。十一月,部将汤和下庆元(今浙江 宁波),方国珍逃入海中,不久为廖永忠所败。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好投降朱元璋。次年正 月,汤和与廖永忠擒获陈友定,平定福建。同年,廖永忠、朱亮祖、杨璟等人攻取广东、广 西。在平定东南之时,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命将北征蒙古,山东、河南随即而下,冯 胜也攻克了潼关。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中,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 常遇春像个当初的放牛娃、小沙弥终于跃上了权力的巅峰。这里顺带提一下,朱元璋为何选 定国号为大明呢?熟读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倚天屠龙记》,在这部武侠小说中,明教与元 朝势不两立。而且,小说中有几位人物也与历史人物重合,比如颇有心计的朱元璋、勇猛忠 信的常遇春,还有布袋和尚彭莹玉等人。那么朱元璋定国号是否真的与明教有关系?
按照吴晗的观点,“大明”的意义的确出于明教。明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 唐延载元年(694)传入中国,因其崇拜光明,所以又称明教。明教的教义是二宗三际,即 他们认为统治世界的明暗两种力量,为明暗二宗;明暗两种力量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 、后际三个阶南京徐达墓段,为三际。明是光明,代表善和理;暗是黑暗,代表恶和欲。在初际阶段,还没有天地, 明暗相互对立;中际阶段,暗占据优势地位,这时明王出世,经过斗争将黑暗赶走;后际阶 段,明暗各归本位。明教对于那些受到压迫和剥削的人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因为明教主张迎 接明王出世,改变现状,相信不久以后人们会过上好日子。
元朝末年,明教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广大穷困农民间进行传教,准备武装起义。当时明教的彭 莹玉,在淮西传教,宣扬明王就要降世了,要信徒做好准备。至元四年(1338),彭莹玉和 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虽遭镇压失败,但此后各地起 义不断,而彭莹玉也在坚持斗争。河北韩山童也是重要的秘密宗教领袖,广招信徒,酝酿起 事。至正十一年(1351),元朝征发农民15万修黄河。韩山童派人预先在河道中埋下一个一 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样。石人挖出后,人心不稳。韩 山童认为时机成熟,联系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事,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事情泄露,韩山童被杀 ,其妻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刘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颍州等地。各地闻风而动,接连 起义,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高潮。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建立龙凤政权。朱元璋所 在的郭子兴部,在郭子兴后其子郭天叙受刘福通节制,所以朱元璋其实是小明王的部将。 后来朱元璋势力强大,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到自己的军中,途中小明王在坐船时落水,就这样 不明不白地掉了。有史家认为,这可能是朱元璋安排的。
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是承继小明王而来,“国号大明,承林儿小明号也”,据说这是 刘基的主意。朱元璋手下的将领,不是出于淮西彭莹玉的教化,就是小明王的属下,大都是 明教的教徒,因此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自然顺理成章,而且这样还意味着朱元璋就是明王降 世,其他人都不具有合法性,社会上再也不应出现其他的明王了,这也有助于稳定人心。另 外,明字代表着光明,分开是日、月二字,是十分吉祥的词汇,代表了大明王朝的神圣。值 得注意的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不久,为防止秘密教会危害自己的统治,他下旨禁止一切邪 教,包括白莲教、弥勒教、明教等。
《太祖实录》所载北伐灭元战略确立国号后,朱元璋加速了统一的进程。洪武元年五月,他 视察开封,部署北伐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七月,元顺帝北遁。徐达势如破竹,八月占领元朝 国都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统治结束,历史进入了朱元璋的大明时代。随即徐达平定山西 ,次年收复陕西。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汤和、傅友德南北夹击四川的夏政权明玉珍 ,于七月平定四川。朱元璋几次招降云南未得,于洪武十四年(1381)派傅友德、蓝玉、沐 英征讨,亲自制定进军路线。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留沐英世守云南,直到明朝灭亡。洪武二 十年(1387),他派傅友德、蓝玉击败纳哈出,逐步统一了东北。至此,朱元璋基本上完成 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成功秘诀。从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到他在金陵称帝,用了17年的时间。在当时所处的年 代,群雄竞起,逐鹿中原,先后出现了天完、龙凤、大周、大汉、夏、吴等诸多政权,然而 却是后起的朱元璋完成了一统帝业。是什么因素让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实现了天壤之别的巨 大飞跃?
首先,这要归功于朱元璋卓越的个人能力和坚毅果决的性格魅力。幼年艰辛的生活造就了他 坚强刚毅的性格,云游僧的经历开拓了他的眼界,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他投奔郭子兴 没有太祖像
多久,因为英勇机敏,就被提升为九夫长,并被郭子兴赏识,将养女马氏嫁给他,由此在义 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当彭大、赵君用失利逃到濠州,鸠占鹊巢,矛盾加剧,郭子兴被赵君 用囚禁时,郭子兴的部将,甚至他的儿子都躲匿起来,没有人敢站出来救郭子兴。正是朱元 璋从前线赶回来,利用彭大和赵君用之间的矛盾,夜访彭大,陈说利害关系,劝说彭大出兵 ,才将郭子兴解救出来,当时他参军刚刚六个月。这种临危不乱、果敢机智的素质,是他超 出常人的地方,也是他终成大业的重要原因。后来,不断壮大的朱元璋引起了郭子兴的猜忌 ,逐渐被排挤,有时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不过,这对于在贫困中成长起来的朱元璋不算 什么,他在忍耐中等待机会。不久,在强大敌人的压迫下,郭子兴不得不请朱元璋帮助他谋 划统筹。在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掌握了这支队伍。短短3年间,朱元璋就从普通一兵摇身 一变成为拥兵10万的大元帅。
朱元璋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虚心好学,喜欢结纳儒士。他先后网罗了冯胜、陶安、刘基、 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他还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分 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通过与儒士的交往讨论,朱元璋的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眼 界更加开阔,对他最终夺得江山有很大的帮助。朱元璋勤奋好学,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 书学习。这个习惯在立国后也没有改变,特意命人在奉天门建文渊阁,收藏经史子集,设置 若干名大学士,自己经常抽空去那里,“命诸儒进经史,躬自批阅,终日忘倦”。
他特别喜 南京李文忠墓欢读史书,尤其留意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时常引以为戒。经过多年的自学,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太祖高皇帝在军中喜阅经史,操笔成文,雄浑如玄化自 然”。朱元璋对此也颇为自诩,“我起草野,未尝师授,然读书成文,涣然理顺,岂非天生 耶?”天生恐怕未必,不过与他的后天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读《尚书》时,他发现各家注释 不同,特意命宿儒订正,著有《御注洪范》,这可以算作是他的学术成果。
其次,朱元璋善于网罗人才,在他身边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为他夺得江山立有赫赫功勋。 他手下的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人都是他的同乡, 对他忠心耿耿,出生入。朱元璋注重“文武相资”,认为开创帝业好似构筑大厦,武臣似 “斧斤”,剪伐砍削;文臣如“黝垩(yǒu è)”,藻绘粉饰,二者偏废则难以有成。 因此,他很重视招揽儒士,听取他们的建议。正是在陶安、冯胜的建议下,朱元璋攻取金陵 ,东征西讨,成就帝王之业。攻取徽州后,他亲自上门拜访朱升,得到“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的建议,并坚决加以执行,因此能够在群雄先后称帝时韬光养晦,保全实力,逐步 发展壮大。
太祖马皇后像
还有,朱元璋的夫人马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脚马皇后,是他完成帝业的坚强后盾和贤 内助。马皇后是安徽宿县人,她的父亲和郭子兴友善,临前将她托付给郭子兴,收为义女 ,郭子兴将她许配给了朱元璋。后来郭子兴听信谗言,猜忌朱元璋,将他关押起来,恰巧当 年收成不好,朱元璋时常挨饿。为此马氏曾偷偷将滚热的烧饼藏在衣服内给他送去,结果烫 伤了皮肉,可谓是患难夫妻见真情。她在二人中间调和,终使嫌隙得释。连年激战之时,马 氏带领将士的妻子制军鞋战袍,鼓舞士气。当陈友谅率军猛扑而来的时候,她又将后宫的财 物捐献出来,奖赏前方作战的将士。朱元璋后来杀戮渐重,无人敢劝,马皇后时而劝谏,因 此很多人得以保全。有人传言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想要杀父,朱元璋要杀掉他。马皇后劝说道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这样朱元璋才没有下旨,后来经过调查, 果然是冤枉。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病重,自知难以治愈,对朱元璋说:“生, 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担心朱元璋迁怒 于医生,竟然执意不许太医治疗。当月,马皇后就去世了,年仅51岁。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 去世,非常悲痛,久久不能释怀,从此再也没有立后。朱元璋的晚年生活十分孤寂,脾气很大,盛怒之下再也无人敢劝。假设马皇后能多陪伴他一段时间,朱元璋也许就不会杀戮过重 。
大权独揽: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
朱元璋起自布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使他比较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 正是由于权威下移,君主为臣下所蒙蔽,不了解民情,政策也得不到坚决贯彻。朱元璋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政治体制,确保不会出现主荒臣专的局面。
改革政治体制。在明代以前,历朝大体上沿用秦始皇所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政的政治体制框架,只是相权的形式和职权的大小略有不同。明朝初年,也基本沿用汉唐旧制,直接承太祖像袭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定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他首先从地方机构改革着手。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 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 洪武刻本《皇明祖训》,向中央负责。全国分为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 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增设云南布政使 司。
而朱元璋更为关心的是中央机构的改革。洪武十三年(1380),他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 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罢宰相不设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朱元璋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 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凌迟,全家处。”同时将掌管全国军事的 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分领所属都司卫所部队,但无权 调兵。
朱元璋进行上述变革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君权,主要手法是分化、弱化大臣之权 ,他对地方行省、中书省和大都督所作的一系列变革莫不如是。朱元璋罢丞相,是对一千多 年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将全国政务奏请皇帝裁决,实际上是 皇帝兼行相权。皇帝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政务,据说朱元璋每天要看200多份奏章,处理400多 件政事,相当辛苦。由此,专制主义皇权到了朱元璋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他也成为历史 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不过,如此高度集中的皇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没有
相应的约 束机制,明代中后期皇帝为所欲为,极度腐朽,甚至数十年不上朝。
设立特务组织。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开始时,他派遣一些检校、佥事明 骑马武士俑等人暗中侦查大臣的举动,也没有逮捕和审讯的权力。当时最著名的特务是高见 贤、夏煜、杨宪和凌说,专门刺探别人的阴事,“四人以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 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朱 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 营私舞弊、结党乱政。事无巨细,家长里短,都被朱元璋探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可 以看出当时的恐怖情景。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罢朝回家做了一首诗:“四鼓冬冬起着 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告诉他 昨天诗作得不错,只是并没有“嫌”他迟,不如改成“忧”字更好些。钱宰听后大惊失色, 吓得直磕头谢罪。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所以大臣们都提心吊胆,就连李善长、徐达这样的 功臣也人人自危。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为了加强监视,特别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成为他实行特务 政治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 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 “缇(tí)骑”。明初“缇骑”只有数百人,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 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成为“诏狱”,直属于皇帝,权力很大。锦衣卫职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太祖时 ,“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所断治,所诛杀为多”。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为明代后来的皇帝做了一个恶劣的开端。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成化十三年(1477),宪宗设西厂,由汪 直统领。正德初年,权阉刘瑾奏设内行厂,自领之,职权更广,虽锦衣卫、东厂、西厂亦在 侦缉范围之内。正德五年(1510),随刘瑾被诛而内行厂废止。终明一朝,西厂、内行厂存 在时间不长,而锦衣卫、东厂则存至明亡。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维护皇权的重要手段,但更 多的时候是被专权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所利用,成为打击报复大臣的有力武器,不知 有多少忠臣惨其中。
朱元璋所进行的这些制度更张,尽管后世或臧或否,评价不一,但基本实现了他的初衷,也 算称心如意。只是有一件事,却困扰了他近30年,迟迟无法解决。
陷入定都困扰。朱元璋登基称帝前后,对于国都的确定几经周折。最初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 军后,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然而这里土地贫瘠,民生艰苦,而且接近元朝的军事力量,不 利于自己的发展壮大。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成就不世之伟业,必须另择一个既有经济 保障又地形险要的根据地,这样金陵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金陵,北有长江天堑,为形胜 之地,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都曾以此为都城。冯国用首先 向明南京城墙朱元璋建议攻取金陵,“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 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陶安也建议先取金陵,据形势 以临四方。叶兑也上书请求定都金陵,然后就可以拓地江广,进军两淮,北征蒙古,退军又 可以据长江以自守。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听取谋士的意见,攻取金陵,改称应天 府,修建宫殿,以此为争夺霸业的基础。此后十余年间,朱元璋南征北战、四出征讨,将江 南群雄依次消灭。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在即位诏书中称应天为京师 。
然而朱元璋只是暂时肯定了应天作为京师的地位,并没有正式确立国都。作为自己成就霸业 的地方,朱元璋为何不肯确立应天为国都呢?首先,朱元璋觉得以应天为国都的历朝都是气 数不久,似乎不太吉利。其次,有些大臣认为“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明南京聚宝门藏兵洞
而且应天偏处江左,在位置上作为国都不是十分理想。三月,朱元璋派兵攻取汴梁。许多人 建言定都汴梁。朱元璋很重视,于四月亲自前去实地考察。他认为汴梁虽然位置适中,但是 无险可守,四面受敌,论形势不如应天。八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应天为南京,汴梁为北 京。朱元璋既然对汴梁不甚满意,为何又要定为北京呢?原来他考虑到汴梁是宋朝的旧都, 北上征讨元朝时可以唤起北方民众的民族情感,有很大的号召力;而且当时西北未定,需要 将汴梁作为运送粮草和补充兵力的基地。
虽然确定了应天、汴梁的两京制度,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修建汴梁的打算,他还在寻找更加合 适的地方。洪武二年(1369)八月,平定陕西。在这种情况下,定都之议再起。九月,朱元 璋召集大臣商议国都之地。大臣各抒己见,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应天、汴梁、北平等地 ,“或言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 旧都;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朱元璋在分析各地利弊之后,提出了以 临濠为中都的想法,“所言皆善,惟时有不同耳。长安、洛阳、汴京,实周、秦、
汉、魏、 唐、宋所建国,但平定之初,民力未苏息,朕若建都于彼,供给力役悉资江南,重劳其民。 若就北平,要之宫室不能无更,亦未易也。今建业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胜之地,真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传说太祖与徐达在此下棋)足以立国。临壕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 水可漕,朕欲以为建中都,何如?”临濠在元朝时称为濠州,洪武七年改称凤阳,是朱元璋 的家乡,群臣岂敢有异议?这样,明初就形成了南北两京、中都并存的情况。从九月开始, 朱元璋下令仿照南京规制在临濠营建中都。他之所以决定以临濠为中都,甚至一度想迁都临 濠,除了这里是他的家乡,还与优待淮西功臣集团有关。众所周知,朱元璋在起兵反元建立 明王朝的过程中,淮人多随同他东征西讨,立下功劳,成为开国功臣,包括丞相李善长、徐 达和功臣汤和、耿君用、耿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常遇春、陆仲亨、曹震、张翼、陈 桓、谢成、李新、何福、张龙、张赫、胡泉、陈德、王志、唐胜宗等人,其中汤和与周德兴 还是朱元璋同村伙伴。能够光宗耀祖、荣归故里,当然是他们所愿意的。
然而洪武八年(1375)四月,朱元璋在巡视中都修建情况后,突然下令停止修建。此时中都 修建达6年之久,已经颇具规模。停建的理由是劳民伤财,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朱元璋与 淮西功臣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淮西功臣恃功自傲,多有违法乱纪之事,而且在朝廷中结党谋 取私利,与朱元璋加强皇权背道而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