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真丝衬衣最好的品牌有哪几个-杭州刺绣真丝衬衫定制
杭州西湖好玩吗
杭州西湖很好玩,虽然我们平时就说是游西湖,感觉就只有一个简单的西湖可以看,其实里面的景点还是非常多的,而且西湖里面的美食也非常多,非常值得去玩的地方
杭州西湖景点很多包括这些:一山(孤山)、二塔(雷峰塔、保俶塔)、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西湖十景(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现在的十景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
美食 虾爆鳝面、片儿川面、知味小笼、猫耳朵、南方迷宗大包、吴山酥油饼、西湖龙井、西湖醋鱼、西湖野鸭、西湖酥鱼、西湖莼菜、西湖藕粉、西湖牛肉羹
特产 龙井茶、丝绸、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天竺筷、杭州刺绣、真丝绡、昌化山核桃、古香缎、天目云雾
注意事项 1. 西湖游船大小、价格不一,通常坐5-10人左右,最好找人拼船。线路上有的单程有的来回,出发前最好问清楚。
2. 西湖附近的物价比市区略高一些,觉得贵可以自带一些干粮。
3. 西湖周边几乎四季都有看点,冬天看断桥残雪,九十月满陇桂雨的桂花节,七八月曲院风荷赏荷花,三四月太子湾公园的郁金香,以及春天的苏堤春晓,都是很值得一看的景观。
杭州有哪些特产可以带回家送人?
一、龙井茶叶
龙井茶叶以主要产地在西湖龙井山而得名,茶叶形扁平,叶光滑、翠绿、整齐。因其色泽翠绿,香气清郁,味甘爽口,形似雀舌,历来被人们称誉为"色、香、味、形俱佳 "之"四绝"。品尝龙井茶时,宜在纯白瓷杯里放入一撮茶叶,再用虎跑泉水冲泡,只见杯中浮起朵朵状如莲心的叶芽,后又缓缓下沉,然后细啜缓品,令人感到其味无穷。西湖产茶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但龙井茶出名是在宋、元之际。传说清乾隆帝南巡到杭,曾在龙井饮茶,觉茶味十分甘美,询知产地为王氏方园(在老龙井胡公庙前),于是褒封王氏方园的十八珠茶为 "御茶",当时茶地不满一亩,年产茶叶不到一斤,进贡皇室作为珍品。
二、杭州丝绸
杭州丝绸历史悠久,质地轻软,色彩绮丽,早在汉代,就已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国外。现代已发展到绸、缎、绫、罗、锦、纺、绒、绉、绢等十几类品种。
小贴士:杭州丝绸品种繁多,最著名的品牌有喜得宝、万事利、凯地等。全真丝织物价格大约是化纤、仿真丝绸缎的两倍左右。
三、天竺筷
天竺筷,用杭州西湖天竺山一带的细竹制成,以实用且价廉物美,富有地方特色而驰名国内外。早在春秋时,西湖天竺一带农民已就地取材制作竹筷,用来吃饭,精细合宜,且有竹香,此习由来以久。至清代,灵隐、天竺一带农民将附近山上的小竹截成筷子,并镶上银头,作为商品出售,受到广大游览者的欢迎,就成了有名的天竺筷。现今,天竺筷制作工艺不断有了改进,用纤细的实心竹制作筷身,熨上字、画,有山水、花鸟和西湖风景等花版,颜色有红、白两种,并镶有银头、牙头、骨头、珠头等,以作装饰。
四、杭州刺绣
又名杭绣,亦称古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为鼎盛期。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前者专为皇室、内苑绣各种服饰;后者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直至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而不衰,城内后市街、弼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二十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绣在刺绣技艺上,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杭绣的图案设计,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宝相花、寿桃、如意、百结、八卦、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在装饰上运用夸张和变形,是杭绣一大特色。
五、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产。但它不产于西湖,而主产于杭州艮山门外至余杭县塘栖一带。以余杭县沾桥乡三家村所产的藕粉最为出名,故又称“三家村藕粉”。这里种植的藕具有孔小,肉厚,味甜的特点,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色泽白里透红,取一点放在两指间捻之呈肉红色,而别处所产藕粉则为白色,这是识别三家村藕粉的最简单的方法。三家村种植的藕有尖头白荷,野白荷,柴荷头,红荷莲等10多个品种,以尖头白荷加工藕粉最佳,每担鲜藕可制藕粉10斤。它的加工须经过洗藕、磨藕 、过滤、沉淀、干燥等过程。由于选料严格,加工讲究,藕粉质量较好。
六、昌化小核桃
昌化山核桃产于杭州临安昌化地区,产量高,品质佳,香脆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有补血、补气和化痰等功能,还能治腰疼。
杭州有什么特产
特产
■ 工艺类地方特产
·杭州丝绸·张小泉剪刀
·蓝印花布·仿南宋青瓷
·西湖绸伞·邵芝岩毛笔 ·青溪龙砚·王星记扇子
·余杭丝棉·西湖天竺筷
·西泠印泥·昌化鸡血石
金鱼·萧山花边·富阳纸
--------------------------------------------------------------------------------
■ 食用类杭州土特产
·富春江鲥鱼·西湖藕粉
·天目烘青豆·超山梅子
·萧山萝卜干·小林黄姜 ·严州干菜鸭·桐庐白梨
·淳安猕猴桃·里叶白莲
·昌化山核桃·西湖莼菜 ·富阳板粟·塘栖枇杷
·天目笋干·五加皮酒
·萧山杨梅·严州雪梨 ·建德烧饼·临平柑蔗
·东山坞豆腐皮·白果
·黄花菜·糖桂花
茶 ·西湖龙井 ·鸠坑毛尖 ·径山香茗 ·雪水云绿 ·杭白菊
·天目云雾茶 ·建德苞茶
丝绸杭州丝绸一向全国闻名。织锦缎色泽鲜艳,绸纹细腻,富有弹性,素有“天上云霞,地上鲜花”的美誉;古香缎图案取意悠远,四季花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个个透着纯熟的中国特色,并且绸缎质地良好,软而不疲;真丝绡透明洁净,薄如纸,轻如毛,手感滑爽;真丝双绉,柔软爽滑,平经绉纬,触感非常舒适。
龙井茶叶早在唐代,陆羽便于《茶经》之中提及杭州茶叶。历史上西湖龙井向来有:“狮”、“龙”、“云”、“虎”四个类别。如今以茶叶产地相区别,归结为了“狮”、“龙”、“梅”三个品类。龙井茶产地独特,优良的气候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力,同时,细致的加工也是构成精品龙井茶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工分为分“青锅”和“辉锅”两个工序,其间不经任何揉捻,保证了茶叶的天性。一般而言,龙井茶叶采摘需要6个小时,炒制需要4个多小时,这才方显龙井茶之精妙。西湖龙井,色泽透绿,绿中又衬有**。茶叶形状扁平、光滑,冲泡之后,颗颗悬于水中,芽芽直立,茶香持久,茶色碧绿明亮,滋味甘醇。
天竺筷取自天竺山一带的细竹制成,质地良好。竹筷散发着淡淡竹香。筷身上往往印有妙笔丹青,既美观又实用,洗涤非常方便。
昌化山核桃又称昌化小胡桃,天目山区临安县昌化、于潜,淳安县临岐、唐村等地。核桃皮厚且坚硬,果肉香嫩,香脆可口,营养价值非常高,有补血、补气和化痰等功效。
真丝绡薄如蝉翼,细洁透明,织纹清晰,绸面平挺,手感滑爽,柔软而又富弹性,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
径山香茗产于余杭区径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径山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翠绿,香气清雅,滋味甘鲜,饮后颇有回味。宋、元时与天目茶齐名,并列“六品”。径山僧常举行茶宴,接待游方高僧和显贵。
西湖绸伞选取杭州名产丝绸为伞面,绘画多以西湖风景为主,兼及古代仕女,翎毛花卉,色彩鲜艳,美观大方,雅俗共赏。伞头伞柄也有多种造型,装饰考究,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被誉为西子湖畔的一朵鲜花。品种除日用绸伞、彩虹绸伞、儿童绸伞外,还可定制各种规格的野外测绘伞、摄影伞、海滨伞、公园伞、杂技伞、舞蹈伞等。
古香缎系采用古色古香的四季花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山水风景等图案表现艺术效果的产品。它与人丝织锦缎风格各异,竞秀争妍。由于富有弹性,挺而不硬,软而不疲,是妇女做西式睡衣等用缎和装饰用绸的理想织物。
真丝双绉这是优质薄型绉类织物,平经绉纬,柔软滑爽,外观优美,是高级夏令衣料,用以制裙衫衬衣,文静典雅,华贵大方。
天目云雾亦称“天目青顶”,产于天目山区高峰之上,以“顶谷”和“雨前”为最佳。其外形紧结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著,色泽深绿,滋味鲜爽,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茶叶朵朵可辨。
张小泉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手感轻松为主要特点。在清朝乾隆年间即被封为御用剪刀。
杭州刺绣又称杭绣、古绣,杭绣源于汉代,分为“宫廷绣”与“民间绣”两类。“宫廷绣”专为皇室成员绣各种华丽服饰,“民间绣”绣官服、被面等民用装饰物品。清初民初,杭绣仍盛而不衰,城内后市衔、粥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绣规模宏大,杭州城内刺绣手工业者多达300余人。杭绣种类多样,刺绣手法精湛,刺绣针法颇有讲究,且分门别类为十余种。绣品金碧辉煌,针丝细密,层次分明,图案紧凑、美观,多为民间龙凤形象,绣品整体古色古香,超凡脱俗。各类绣品之中,以盘金绣、包金绣等最为珍贵。
都锦生织锦织锦是指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成品富丽华贵、色彩斑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之为“天上取样人间织”。今日的花色品种已达到千种以上,西湖风景、桂林山水皆可织入画面,珍禽异兽栩栩如生,名人书画可以再现。
丝织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1. 丝织品
丝织品 丝织品包括哪些?
丝绸织物是这样分类的,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经纬线组合方式、加工工艺、绸面的外观形态及质地分为14大类和34小类。
14大类包含绫、罗、绸、缎、纺、绉、纱、绒、绡、锦、呢、葛、绨、绢。 绫:应用斜纹组织,绸面呈明显斜向纹路的织品,一般质地轻薄。
在古代已用于彩绘、刺绣和锦盒面料。由于表面呈叠山型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称 绫。
有的用于书画装裱、锦盒包装,有的用于衣料。 罗: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孔眼的花素织物通称罗类丝绸,它的特点是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是夏季良好衣料。
古代就有纱罗织品,《左记·记事本末卷五十一》中就有关于罗的描述“弱于罗兮轻菲菲”。 绸: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是应用平纹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织品,其特征是绸面平挺细腻,手感滑挺,用途广泛。
“绸”也常常作为丝织品的总称,如丝绸、绸缎,也可用一个字“绸”代表蚕丝织品;也有用人造丝等为原料的,就叫做人造丝绸。 缎:缎是应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光亮的织品,品种很多,用途广泛,适于各种服饰。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加工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日常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种类。
双绉,是用桑蚕丝为原料制成的绸缎,其特点,是绸面呈现双向的细微绉纹,所以称双绉。 双绉的经线是20/22D2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线是20/22D2-4根并合加S向强捻和Z向强捻的桑蚕丝,平纹组织交错而成的坯绸,经过精炼脱胶后,由于S与Z捻向的纬线与无捻的经线的交错中,纬向各自捻向扭曲,因此,在绸面上反映出两种不同捻向微细扭曲美感的绉纹。
双绉的规格很多,配套齐全。幅宽有70、90、100、114、140cm的。
重量有8.5、9、 10、12、14、15、16、18、20、22m/m的。有纯白、染色、印花的。
宜做男女衬衣,还可做各种绣衣,用途广泛。我国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广东、山东等绸缎主产区都有生产, 并向全世界出口。
是我国绸缎生产和出口的一个重要品种,占我真丝绸生产和出口总量的 15%和10%多。 双绉由于特点多,质缺好,用途广,深受欢迎,盛销不衰。
提花绸,是用提花机使经纬线交错点织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绸缎,是绸缎中的一个大类, 是与绸面印上花纹的印花绸大类不同的一个类别。其中在双绉的经线上提花的称花双绉,在 丝纹经线上提花的称花绉缎,在纺经线上提花的称花纺,等等。
还有在各种绸缎经线上提花 的,有织锦缎、花软缎、花富纺、花大绸等,特别是还有一种在提花绸上印花的,即提花印 花相结合的绸缎。 提花绸中,除了已名闻中外的我国传统品种的织锦缎、古香缎、克利缎、金宝地、天鹅 绒等外,还有当代盛销世界的花绉缎、万寿缎、九霞缎、花广绞、花软缎等。
目前提花加印 花的绸缎在西欧也很流行。 各种提花绸,可以适应各种内外服装和装饰方面的需要,有用于内衣、外衣和礼服的, 有用于被面、床罩和椅套的,还可用于糊墙和各种装饰的。
用真丝提花绸作糊墙绸,不仅美 观大方,而且还有吸泄气体,调节室内温度之功。 我国绸缎产地都生产提花绸,占我绸缎 总产量的35%以上,占绸丝出口量的20%上下。
我国提花绸品种多,花色多,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塔夫绸,是以桑蚕丝先精炼脱胶成为炼丝(熟丝)的经、纬线,用平纹组织织成的先 炼绸,又称熟货。
有素塔夫绸、条格塔夫绸和花塔夫绸三种,都是我国名闻于世界的传统品种,也是我国苏州和杭州的特产品种。特别是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的塔夫绸,统称"塔王"。
塔夫绸的特点,由于其经、纬线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如经线,是20/22D桑蚕丝1根先加S捻 800T/m,再2根合并加2捻600T/m;纬线是20/22D桑蚕丝1根先加S捻600T/m,再3根并合加 工捻600T/m。
然后经、纬线精炼,织成塔夫绸。因此,经、纬线交错点紧密,空隙微小, 绸面显得异常平挺,并由于经、纬线经过特殊加工,绸的身骨坚挺而柔软。
素、条、格塔夫 绸或花塔绸的幅宽和重量等,可根据需要安排,常用有90cm、13.5m/m的,也有100、 114cm,12、16m/m的,等。塔夫绸是妇女礼服的上品,欧美和许多地区妇女都很喜欢。
但塔夫绸生产工艺复杂,产量不多,只能有限供应,这样更显得其名贵难得了。 丝绸织品的编号是用三位数表示。
丝绸的三十四小类 : 1)双绉:就用平纹组织,经无捻,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绉效应的织品。 (2)乔其:应用平纹组织,经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绸面有纱眼和绉效应的织品。
(3)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20/22Dx3加S捻1600T/m,再并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细密绉纹的织品。 (4)顺纡:经无捻,纬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直向绉纹的织品。
(5)塔夫: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质地细密挺括的熟织品。 (6)电力纺:蚕丝&tracelog=pd_info_promo" target="_blank">桑蚕丝(柞于蚕丝)生织平纹织品。
(7)薄纺:应用桑蚕丝生织,平方米绸重在6g/m及以下的平纹织品。 (8)绢纺:经纬均采用绢丝的平纹织品。
(9)绵绸。
丝织品有哪些种类
真丝面料是相对于仿真丝绸面料而言的,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
真丝面料品种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烂花、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大类。优秀的品牌在面料染整工艺处理中,均依赖于高科技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环保型染料,色牢度达3--4.5级。在让人们欣赏丝绸面料独特的色彩美感的同时,保持了丝绸面料的营养性和自然性。在面料后处理过程中还进行不同程度的预缩处理,以保证所用面料的成衣缩水率在0.5-3%。
真丝面料是纯桑蚕白织丝织物,采用斜纹组织编制。根据织物平方米重量,分为薄型和中型。 根据后加工不同分为染色、印花两种。它的质地柔软光滑,手感柔和、轻盈,花色丰富多彩,穿着凉爽舒适。主要用作夏令衬衫、睡衣、连衣裙面料及头巾等等。
这种织物具有优良的染料性能,用酸性、中性、直接、活性、阳离子、还原、可溶性还原、不溶性偶氮染料等都能上染。
但它在碱性介质中容易受损,所以一般以酸性染料为主,辅以中性、直接、 活性染料。
1、品号:品号由5位 *** 数字组成,这5位数字从左向右的第一位数,全真丝织物(包括桑蚕丝、绢丝)为“1”。
2、价格:全真丝织物的价格大约是化纤、仿真丝绸缎的一倍左右。
3、外观:真丝面料的外观光泽幽雅柔和,像珍珠的光泽;手感柔软光滑,富有弹性,容易起皱;仿真丝外观的色泽不如
真丝柔和,比较刺目,手感挺括,易出折痕,且不易恢复原状。
4、真丝纤维遇火会缓慢燃烧,缩成一团,燃烧时发出烧毛发的臭味,没有明火,燃烧后会形成易碎的黑褐色微粒;仿真丝面料遇火会有火苗,燃烧后边缘会有硬质胶块产生。
丝织品是由哪种纤维组成?
丝织品就是丝绸,用蚕丝织成. 我国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人们常用绫罗绸缎来形容一个人穿着的华丽与富贵,而绫罗绸缎实际上是丝绸品种的4个种类.丝织品是这样分类的,根据织物组织结构、经纬线组合方式、加工工艺、绸面的外观形态及质地可分为14大类和34小类.丝织品有保健护肤的作用,很受国内外服饰市场青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国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宋元时代随着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较大发展,丝绸生产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至明清江南苏杭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我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1804年始,中国丝绸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建国后,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古代中国有哪些丝织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曾经创造出在古代世界属于最高水平的许多丝织技术。从丝织的历史讲,夏朝以前是我国丝绸生产的初创时期。夏到战国末期,是丝绸生产的发展时期。如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了桑、蚕、丝、帛等一百多个与纺织有关的字。丝织技术有了突出进步,已能用多种织纹和彩丝织成十分精美的丝织品。秦汉到清道光年间,是丝绸生产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汉唐的丝织成就尤为显著。由于织造加工方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结构,因而丝织物便有种种名称。汉代以来,丝织物总称“缯帛”,犹今日泛称“丝绸”。其中生帛称“缟”、 “素”,有时不论生熟都用“缟”、“素”等名称泛指洁白的细缯。熟帛特称“练”。或保留白色,或再加染色,成为各色缯帛。在我国古文献中,常见的丝织品有绡、绣、纱、罗、锦及缂丝等。
绢:是一种较简单的平纹组织,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丝织品。古代原称为“练”,也称“素”或“执”。后因梁武帝小名“阿练”,而改称绢,即现在所谓的绸。平织的绢,不织花纹,主要用印染方法来进行装饰。绢可分为二种:一是经、纬线根数大略相同的一般平纹绢。二是一种经线较密而纬线有规律地或松或紧显出“畦纹”
的畦纹绢。
绣:指刺绣,即在织好的织物上面以针刺添附各色丝线,绣出美丽花纹。汉代刺绣纹样丰富,可分为云气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刺绣不是靠机械而是完全依靠手工,所以费工更多,市价甚至比织锦更为昂贵。
纱:一种经、纬线密度都比绢稀少,纤细、有均匀方孔的平纹丝织物。纱的特点是质地轻柔透亮,古诗云:“轻纱薄如空”。
罗:同纱质地近似,古代应用较广,也是一种轻薄纤细的丝织品。但织法不同于方孔纱,是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的丝织物。有二经、三经相绞,后又有四经及多经相绞的罗。早期是素罗,秦汉以来出现了花罗,是罗中的名贵品种。
锦:以彩色丝线用平纹或斜纹的多层组织织造的多彩丝织物。质地厚重。由于织造难度大,是古代贵重织品。锦分经线起花和纬线起花两种,称经锦、纬锦。唐以前以经锦为主,唐以后以纬锦为主。其中纬锦织造费时,要用两把以上的梭子,但容易变换色彩,图案丰富。
缂丝:是以彩色纬线显花的丝织物,也属于平纹组织。只是它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专门的小梭根据花型色彩逐次织入经纱中。人称“通经断纬”。缂丝织法并不复杂,但因为是断纬,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图案。到宋代,缂丝已同中国绘画相结合,发展成和画卷几乎没有差别的缂丝画,成为驰名世界的工艺品。
丝织品的分类
1)双绉:就用平纹组织,经无捻,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绸面呈均匀绉效应的织品。
(2)乔其:应用平纹组织,经纬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绸面有纱眼和绉效应的织品。(3)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20/22Dx3加S捻1600T/m,再并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细密皱纹的织品。
(4)顺纡:经无捻,纬用单向强捻丝,绸面呈直向皱纹的织品。(5)塔夫:应用平纹组织,经纬先练染,质地细密挺括的熟织品。
(6)电力纺:蚕丝&tracelog=pd_info_promo target=_blank>;桑蚕丝(柞于蚕丝)生织平纹织品。(7)薄纺:应用桑蚕丝生织,平方米绸重在6g/m及以下的平纹织品。
(8)绢纺:经纬均采用绢丝的平纹织品。(9)绵绸:经纬均采用抽丝的平纹织品。
(10)双宫:全部或部分采用双宫丝的织品。(11)疙瘩:全部或部分采用疙瘩、竹节丝,呈疙瘩效应的织品。
(12)星纹:应用绉组织的织品。(13)罗纹:单面或双面呈轻浮横条的织品。
(14)花线:全部或部分采用花色捻线或拼色线的织品。(15)条:绸面呈现横直条形花纹的织品。
(16)格:绸面呈现格形花纹的织品。(17)透凉:应用假纱组织,构成有似纱眼的透空织品。
(18)色织:全部或部分采用色丝的织品。(19)双面:应用三重组织,正反面均具有同类型斜纹或缎纹组织的织品。
(20)凹凸:具有凹凸花纹的织品。(21)山形;应用山形或锯齿斜纹组织,呈明显山形或锯齿花形的织品。
(22)花:提花织品。(23)修花:经过修剪的提花织品。
(24)有光:有光粘胶丝或半光铜氨丝的纯人丝织品。(25)无光:无光粘胶丝或无光铜氨丝的纯人丝织品。
(26)闪光:采用有光超光异形断面合纤长丝纯织或交织,呈闪光效应的织品。(27)亮光:采用金银钱(铝皮)纯织或交织,呈亮光效应的织品。
(28)生:采用生丝织造,不经精练的织品。(29)特染:经或纬丝采用扎染等特种染色工艺,呈二色及扎染花色效应的织品。
(30)印经:经丝印花后再行织造的织品。(31)拉绒:经过拉绒整理的织品。
(32)立绒:经过立绒整理的织品。(33)和服:门幅在40cm以下,或整幅中织有各40cm以下的开剪缝,供加工和服专用品。
绫罗绸缎全是丝织品种,现代丝绸沿用旧名的很多,如绉、绫、绨、绢,也使用了一些外来语,如乔其(georgette)、塔夫绸(taffeta)等。根据组织结构、采用原料、加工工艺、质地、外观形态和主要用途的不同而分类。
古代的丝织品基本按织物组织、织物花纹、织物色彩命名。现代丝绸沿用旧名的很多,如绉、绫、绨、绢,也使用了一些外来语,如乔其(georgette)、塔夫绸(taffeta)等。
目前,根据丝织品种的组织结构、采用原料、加工工艺、质地、外观形态和主要用途,可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等十四大类。⒈纱: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纱纽绞形成均匀分布孔眼(即“纱眼”)的纱组织丝织物,也称素纱。
⒉罗:运用罗绸织法使织物表面具有纱孔眼的花素织物通称罗类丝绸,它的特点是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是夏季良好衣料。古代就有纱罗织品,《左记·记事本末卷五十一》中就有关于罗的描述“弱于罗兮轻菲菲”。
⒊绫:应用斜纹组织,绸面呈明显斜向纹路的织品,一般质地轻薄。在古代已用于彩绘、刺绣和锦盒面料。
由于表面呈叠山型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故称 绫。有的用于书画装裱、锦盒包装,有的用于衣料。
⒋绢:采用平纹组织,质地细腻、平整、挺括的天然丝织物。⒌纺:采用平纹组织,经纬线无捻或弱捻,质地轻薄、柔软的丝织物。
⒍锦:采用重组织,用多色丝线织成的绚丽多彩的色织提花丝织物。锦是负有盛名的提花绸,古有织采为文,其价如金之说。
有蜀锦、宋锦、云锦之分。⒎缎:缎是应用缎纹组织,绸面平滑光亮的织品,品种很多,用途广泛,适于各种服饰。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加工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日常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种类。
⒏绨:采用平纹组织,应用长丝作经,棉或其他纱线作纬,质地粗厚、织纹清晰的丝织物。有素线绨、花线绨之分。
⒐葛:采用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及其变化组织,经曲纬疏,经细纬粗,织物表面呈现横向梭纹,质地厚实的丝织物。⒑呢:采用各种组织,应用较粗的经纬丝线,质地丰厚,有毛感的丝织物。
⒒绒:全部或部分采用起绒组织,表面呈现绒毛或绒圈的丝织物。⒓绸: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是应用平纹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织品,其特征是绸面平挺细腻,手感滑挺,用途广泛。
“绸”也常常作为丝织品的总称,如丝绸、绸缎,也可用一个字“绸”代表蚕丝织品;也有用人造丝等为原料的,就叫做人造丝绸。⒔绡:采用平纹或假纱组织,质地轻薄,呈现透孔的丝织物。
⒕绉:采用平纹组织或其他组织,应用经纬加强捻等工艺,织物呈现皱纹效应的丝织品。其特征为:绸面具顺逆双向皱纹,光泽柔和,手感富有弹性,抗绉效能好。
编号丝绸织品的编号是用三位数表示。国际服装造型上通常采用统一的标识表示,标识字母符号的意思是:H 表示你购买的服装造型是竖直的,穿在。
唐代的丝织品有哪些?
唐代是我国古代丝织手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丝绸生产各个部门的分工更加精细,织品的花式品种更加丰富,丝绸产区更加扩大,织造技术也大为提高?
唐代的丝织品技术高超,工艺成熟,且名目繁多,品种丰富?尤其是绢?绫?罗?绮?锦等纺织品上华丽而又精美的图案,不仅吸收了外来艺术形式,而且继承了民族传统,兼收并蓄,别具风采,反映了我国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
唐代纺织品有麻?棉?毛?丝几种?麻织品种繁多,多是劳动人民的服用品,有葛布?孔雀布?楚布等多种?
棉织在岭南一带较为发展,有丝棉交织布?白叠布等?毛织产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及西北一带,生产各式毡子,其中江南道宣州的红线毯非常有名?在所有纺织品中,丝织品最为著名?
唐代丝织品名目繁多,品种丰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绢?绫?罗?绮?锦等?
绢是平织的,没有花纹,用印染等方法进行装饰?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物,可以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样织造的方法称“提花”?
罗是从汉代以来就流行的一种复杂织法,都是单色半透明的织物,以利用染色的方法进行纹样装饰?
锦是唐代高级丝织品之一,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织物,吐鲁番曾出土织成锦条带?唐代武则天时期,曾令制织成及刺绣佛像400幅,分送各寺院及邻国,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为两宋时期发达的“缂丝”产品打下了基础?
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两三枚经斜纹提花?除本色外,有染成红?黄?紫?绿等色?
锦是多色的多重织法,质地厚重?唐代以前的锦称“经锦”,而唐锦的制作,由于技术革新,取得了纬锦的新创造,在三国时马钧改良织机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经线起花织法,而且还发展到经纬线互相配合起花的新技术?
这样的织法不仅可以织出更为复杂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而且色彩极为华丽,形成唐锦华丽优美的时代风格?
唐代丝织品
求杭州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1、观湖节
观湖节旧俗八月十八为潮神诞辰,人们多去盐官观海潮,现代更加兴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于是日备三牲香烛,在镇海塔旁之大观亭内祭潮神,朝廷有时亦派大员在海神庙致祭。
2、轧蚕花
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
3、放风筝
正月、二月为放风筝季节,谚语:“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只断线鹞。”建国后,放风筝成为群众娱乐活动。
4、东钱湖龙舟节
东钱湖的龙舟节起始于钱湖庙会,旧时每逢农历九月十一、十六是钱湖两个热闹的庙会。先是画船殿“菩萨出巡”,接着上塔山庙神祗鲍盖“诞庆”。
届时,庙脚下所属各村都要参加行会。行会那天,有铜铳队、礼炮队、抬阁、高跷、沙船等作前导,“出巡”的菩萨后面有“起解”的化妆队伍。行会活动热闹有趣,而最精彩的内容要数赛龙舟。
5、说媒
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